2022年9月29日,立博lad268网站本学年第1期、总第227期学术论坛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本次学术论坛的汇报者为吴柳柳、延泽萍、张秀婷、王慧,指导老师为吴臣老师。
第一位汇报者是2021级博士研究生吴柳柳,汇报的是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杂志上的题为“Testing lifecourse theories characteris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offspring depression in emerging adulthood:the 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的文献。该篇研究采用结构化生命历程模型检验了累积风险、敏感期、不稳定性三个理论模型,以探讨母亲抑郁对子代成年早期抑郁的影响,并阐述了性别的差异。该文献的分析方法和写作风格值得护理研究人员借鉴与学习,研究结果对未来干预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位汇报者是2021级博士研究生延泽萍,本次汇报文章的题目是“Effect of Prehabilitation Before Total Knee Replacement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on Functional Outcome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该文章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2021年影响因子是13.353。这是一项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人群中实施的前瞻性、双臂平行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探讨对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之前接受多学科的预康复是否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的康复结局。对干预组实施4次多学科的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每次干预的时间为90分钟(30分钟的健康教育和60分钟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本研究最终纳入262例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1例。结果显示,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膝骨关节炎患者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对其进行多学科预康复可改善短期功能独立性或减少术后中期活动限制。但本研究仍存在失访率高、依从性不足等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通过质性研究进一步解决这些局限性。
第三位汇报者是2021级博士研究生张秀婷,汇报的文献题目是“Nutritional Status According to the GLIM Criter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with Prognosis”。该项研究主要探讨了根据营养不良全球领导倡议标准(The 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 GLIM)所评估的营养状态与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问题。主要研究目的包括:在门诊心衰患者中检验GLIM工具所评估的营养状态的预后预测能力;将GLIM工具与先前已经验证的营养状态评估工具,即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进行比较,观察两者对预后预测能力的差异。该研究是对一项前瞻性观察队列的事后分析,队列共包含了151名门诊心衰患者。在基线时,所有患者均完成了通过MNA量表所进行的营养筛查和状态评估。在事后分析时,作者又根据GLIM标准评估了基线时患者的营养状态。队列随访时间为五年,主要结局为全因死亡率,次要结局为心血管死亡和复发性心衰相关入院。研究结果发现,根据GLIM标准,有19.8%的患者被判定为营养状态异常,而根据MNA标准,有25.1%的患者被判定为营养状态异常。在多变量分析(控制了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糖尿病和躯体残疾)中发现,由MNA而非GLIM标准评估的营养状态是心衰患者五年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以及复发性心衰相关住院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表明,在门诊心衰患者中,相较于GLIM标准,MNA标准对预后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可以作为常规营养评估工具使用。
第四位汇报者是2021级博士研究生王慧,汇报的文献题目是“Examin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Black Patients with Cancer and Their Oncologists”。该研究使用了基于理论指导的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黑人癌症患者与其肿瘤医生间的非语言行为的动态特征并识别非语言行为的趋同和趋异效应。通过对黑人肿瘤患者与医生间的癌症治疗讨论进行视频录像,并应用非语言编码系统对视频录像进行编码,构建了3个网络。第一个是时间网络,用于确定某个时间点的非语言行为对下个时间点非语言行为的影响;第二个是同期网络,用于确定在同一个时间点内非语言行为的共同发生情况;第三个是二元间网络,用于确定在整个互动过程中二元间非语言行为的共变性。结果发现,无论是在同期网络,时间网络还是二元间网络,非语言行为均展现了趋同和趋异效应。其中,当医生更多的与患者进行微笑、眼睛的注视和大笑时,趋同效应更易发生。这也说明,医生在沟通互动过程中,可以更多的使用微笑、眼睛的注视和大笑,从而降低沟通过程中种族的差异问题,从而更好的改善治疗和死亡上的差异。
四位汇报者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精彩汇报,吴臣老师根据汇报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大家受益匪浅,这一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